魁北克是加拿大第一大省,其GDP占加拿大的五分之一,是加拿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魁北克也是加拿大领土中一个独特的存在——超过80%的人口都是法裔,并且多年来都说着正宗的法语,保留法国的风俗文化,在情感上也更倾向法国,与其他讲英文的加拿大人截然不同。

更让加拿大头疼的是,由于某些历史遗留因素,魁北克极其仇视英国和美国,面对自己国家的联邦政府,魁北克甚至还硬气得很:“要是敢跟英美瞎混,我就敢从加拿大独立”。

加拿大自然是害怕魁北克独立,每次都像哄孩子一样哄它。也可以说,魁北克既是加拿大割舍不掉的孩子,又是一块心病。

01 历史遗留

加拿大和魁北克之间的问题要追溯到资本积累阶段的大航海时代。

魁北克属于峡湾地区,位于现今加拿大领土的东部。和加拿大一样,原本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的故乡。

16世纪时,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亚奉国王之命,开辟通往东方的航线,却误打误撞来到了北美洲的魁北克这片地区,见这里风光优美,资源丰富,便在此建立了殖民地。

当时的一系列定居点,便是现今魁北克省的各个城市。

越来越多的法国人迁徙到了魁北克,在此建立贸易站点等,并传播基督教,已经把这里变成了第二家园,人称当时的魁北克为“小巴黎”,法国文化渊源由此而来。

说起来,“加拿大”这个词也是源自法语,当时人们所说的加拿大,实际上就是魁北克等法属北美殖民地。

后来,法兰西帝国逐渐没落,随之崛起的是“日不落帝国”——英国。

英国在北美洲也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见魁北克这个峡湾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便不断发动与法国的战争,试图夺取魁北克。

两国为了这片土地的所有权打了七年,皆死伤无数,而最终以英国胜利告终,魁北克被割让给了英国。

一部分法国人坐船逃回法国,可大多数人都留在了魁北克。

此时,魁北克的法裔大约有六万人,已有了完整的法国文化。英国多次想在这里推行新教和英国文化,可都没什么成效。

英国只能同意通过《魁北克法案》,保证当地的法语和法国文化延续下去,并保障其宗教自由。

这个时候,北美洲原本属于法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地区”,几乎已经到了英国手里,法国在北美洲的势力逐渐被削弱。

1791年,英国以渥太华河为界,将原有的殖民地分成两块,分别为“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魁北克便是“下加拿大”的主体部分。

直到1841年,英国政府才将上下加拿大并为加拿大省。

受美国独立的影响,加拿大省也不断跟英国斗争,寻求独立。

1867年,加拿大省与另两个英属殖民地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合并为加拿大联邦,表面上有了独立资格,但实际上还是由英国掌控。

直到1982年,加拿大才真正脱离英国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魁北克成为加拿大最初的四省之一。

受英国和法国的影响,魁北克和加拿大的其他地区才形成了语言不同的局面。

02 不断闹独立——亲近与怨恨

就是因为殖民的历史遗留问题,魁北克这个地方的人们“比法国人还要法国人”。

哪怕在加拿大独立之后,他们也保留着说法语的习惯,而且,他们的语言才是最正统原始的法语,保持16世纪以来的中古发音,而现今法国人说的法语,实际上早已变了味。

法国的文化传统,在魁北克也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他们更为自己的法兰西文化传统感到自豪。

魁北克的省旗是蓝底白色十字,这曾经是法兰西王国的国旗,足见其对法国的认同感。

魁北克有自己充满法国风情文化的省庆日,对于魁北克人来说,庆贺国庆节是次要的,省庆日才是最隆重的节日。

然而,由于长期被英国统治,魁北克又沿袭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因此,魁北克被描述为欧洲和美洲的十字路口——人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多元文化。

很多人会觉得,加拿大就是美国文化的延伸,可到了加拿大后还是会发现,说英语的人和说法语的魁北克人之间有一条分界线。

说英语者会认同说法语者的笑点与众不同,并且思路清奇,说法语者会认为说英语者粗俗、没有思想。

走在加拿大街头,会发现说英语者大致穿着休闲,嚼着口香糖,行为举止较随意,说法语者则衣品考究,文质彬彬,较为拘谨古板。

而为了国内的和谐,加拿大联邦政府同意魁北克省的人继续说法语、写法文,由此形成了加拿大国内的双语局面。

联邦政府正式讲话与发行公文都必须使用英法双语,在政府内,公务员职务越高,对双语掌握程度的要求便更高。

由于法语区的人学起英语来,比英语区的人学法语更有优势,因此加拿大中央政府的许多高官都是法裔,他们其中很多人就来自魁北克。

在魁北克,几乎每家店的招牌上都是英法双语,有些招牌上的法文还比英文字体大得多。

走在魁北克街头的异乡者若是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来到了巴黎。

魁北克与对法国的情感认同相对的,是对英国和美国的怨恨。

长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魁北克,对英国的憎恨和不满由来已久,一直将每个英国人都视为无耻的入侵者。

加拿大政府一旦与英国交好,魁北克就感到不爽。

魁北克与美国的关系则更加恶劣。一直以来,魁北克都把美国当作是狡猾的骗子和无耻的独裁者,当地有严重的反美情绪,时常爆发游行示威,公开反对美国。偏偏加拿大多年来都跟在美国后边,乘着这艘大船谋求发展,许多制度、政策都借鉴美国,无论有什么事情,基本上都站在美国这一边,是国际公认的“美国小弟”,这完全撞到了魁北克的枪口上。

因此,一向硬气的魁北克时常发话道:“加拿大要是敢跟英美瞎混,魁北克就敢从加拿大独立出去”。

“魁独”问题一直以来都让加拿大头疼、害怕,而其闹独立的浪潮持续已久。

拥有“民族情结”的魁北克人,做事一向果敢。

20世纪六十年代,魁北克爆发“寂静革命”,当地的法裔认为魁北克应该脱离加拿大,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而法国这个时候还介入其中,其总统戴高乐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上的演讲中高呼:“自由魁北克万岁!”更激起了魁北克法裔的独立意识。

尔后,大批“魁独”组成的组织应运而生,他们不断策划多个恐怖袭击活动。

1970年,“魁独”组织甚至绑架了魁北克省劳工部长和英国驻蒙特利尔贸易代表,劳工部长在此过程中被害。

1980年,加拿大尚未完全脱离英国统治之际,魁北克便在思考着要不要脱离加拿大,于是举行了全民公投,可当时,有60%的民众都反对魁北克脱离加拿大。1995年,魁北克针对独立问题再次举行公投,但赞成和反对的选票十分接近。

进入21世纪后,魁北克的独立浪潮仍未停歇。每隔一段时间,魁北克独立的问题总要被摆到桌面上谈论。

03 谨防“后院起火”

站在加拿大的角度,显然是不允许魁北克从加拿大独立出去的。

魁北克是峡湾地段,地理位置优越,河流可从大西洋抵达五大湖水系,加拿大的海上贸易运输,都要经过魁北克这个地方,可谓是海上的黄金地段,许多投资者因此也愿意在魁北克发展,进出口贸易在这个地方很是吃香。

英法两国当年为了魁北克打得不可开交,无非是这个原因。

其次,魁北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当地已开发出多种矿产,是加拿大第一大铁矿和铝产地,其中,铁矿仍有较大开发潜力。

当地还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是全球第四大水电产地。

位于峡湾地段,丰富的渔业资源更是不缺。境域内的圣劳伦斯河谷则是富饶的农业区,盛产水果、蔬菜、奶制品等,并且是全球最大的枫糖制作基地。

靠着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魁北克的经济实力扶摇直上。

魁北克还有着接近法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文化艺术产业发达。

当地人似乎天生具有艺术细胞,盛产优秀的艺术家,著名的加拿大歌手席琳·迪奥便是魁北克人。

当地还有大量的影视制作公司,水平在加拿大都是数一数二的。

由于当地拥有圣安妮大教堂、圣劳伦斯河、圣若瑟礼拜堂等著名景点,旅游公司众多,特色旅游业也发展得蒸蒸日上,这便顺带着当地的餐饮、酒店产业发展。

当然,魁北克省的金融业、零售业等也很发达,有自己一套商业体系。境内的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金融中心之一,蒙特利尔银行成为当地有名的地标。

总之,在加拿大境内,魁北克算得上是一块经济发达的宝地,并且是加拿大面积最大的省份。

如果魁北克真的从加拿大独立出来,那么加拿大会损失五分之一的GDP,国土还会少了三分之一,并且丧失大量的劳动力。

而损失了这一个交通枢纽,其交通运输业以及进出口贸易产业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更严重的是,加拿大和美国一样属于联邦国家,一旦有一个省闹独立,其他省份也会受到影响,滋生独立的情绪,到时候,整个国家都会分崩离析。

因此,加拿大软硬兼施,想方设法阻止魁北克独立出去,防止“后院起火”。

一方面,加拿大联邦政府严厉镇压“魁独”分子的活动,警方在魁北克境内开展大规模的搜捕,并派出军队,进行全省戒严。

加拿大向国际社会寻求帮助,以司法手段制裁魁北克,例如通过立法,控制魁北克的公投条件,阻止其独立。

法国总统戴高乐表明支持魁北克独立后,加拿大称戴高乐是“不受欢迎的人”,而法国政府还不断给“魁独”组织提供帮助,这更使得加拿大与法国的关系多年来都十分紧张。

2006年时,总理史蒂芬·哈珀便在演讲中说:“魁北克不可以在统一的加拿大中成为一个国家。”

另一方面,加拿大也在魁北克两次公投结果中看出了魁北克人尚有强烈的独立倾向,于是加以安抚,给予魁北克省更多的自治权和优惠政策,并减免一部分税收。

加拿大联邦政府不同意魁北克独立出加拿大,但同意其在加拿大境内成为一个“独立的省份”。

魁北克境内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法系,也即是法国殖民地以来的市民法系,与加拿大其他地方区别开来。

魁北克省还可以单独制定移民政策,若要移民到魁省,不仅需要联邦移民局签证,还需要获得魁省移民局出具的文件。

而总体来说,魁北克境内的各项政策都与法国更为接近。

因为魁北克有强烈的反英、反美情绪,加拿大为了照顾魁省,偶尔还特地与这两个国家保持距离,尽量减少对英美的追随。

现今,对于魁北克来说,是否要继续闹独立也成为一个问题。

魁北克作为一个省份来说,虽然有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可若是真正脱离了加拿大这个国家体系,魁北克凭自己根本难以在世界上立足。

多年来,魁北克一直坚持讲自己的法语,与英语区的人区分开来,甚至还设立“语言警察”,穿梭于大街小巷中,给讲英语的人“贴罚单”。

因此,魁北克大量说英语的人离开,人才流失严重,游客和投资者也觉得不友好,这自然不利于当地的发展。

魁北克若要成为一个独立国家,难道要靠法语立足于世吗?

魁北克曾经是因为有法国的支持,才有硬气闹独立,可出于外交的考虑,法国不再支援加拿大的“魁独”。

失去了法国这个“后盾”,魁北克也要收一收自己的硬气,冷静思考自己的选择。

地区闹独立的问题,其中原因从来都是错综复杂的,而魁北克何去何从,仍是一个需要静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