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深造,追求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体验异国他乡的人文文化,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自身眼界,这些无疑都是广大学子选择出国读博的原因。但是由于全球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爆发,不仅阻碍各国之间密切的学术交流,也阻碍了广大学子的留学步伐。

非常时期,留学生急于回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首先,对于国家留学生要不要回国这事,张文宏教授曾表示要慎重回国,同时还强调不管留学生回不回来,必须先得考虑两个问题:

这个疫情要多长时间,你回来了是不是决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疫情延缓半年呢,那你读书工作都不要了吗?我如果不回来,我待在那里该怎么办?就是我前面讲的,只要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是一定可以防的。 只要减少社交距离,洗手,在家戴口罩,这三点都采用,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哪一个人还被感染了。

有人说,国外的防护措施远远不如国内。而且国外大多数医院就不具备床位和EMO。

对此,张文宏教授表示:“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采取的措施都是合理的。中国是采取了最适合我们的方案”。

此外,外交部发言人也表示,非常理解留学生急于回国的心态,但希望大家在权衡利弊之后再作出正确选择。

在异乡的自我隔离

在疫情初期,防护物资不足,再加上当地人没有防范意识,许多留学生开始减少外出行程。在当地政府尚未出台隔离措施之前,留学生们就已经开始了“自我隔离”。

少出门、做好防护、保持与家人和学校的联系是林月目前对自己的要求。“没有聚会,没有娱乐活动,买东西的话就靠超市送货解决。但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送货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令林月稍感放松的是,韩国大多数当地人都已经戴好了口罩。“我是留学生中比较乐观的,从现在的数字来看,疫情集中在大邱。首尔有增长,但控制措施也相应跟上。”

在意大利米兰读大二的房静,已经20多天没有出门了。

从3月份开始,意大利国内的疫情日趋严重,但当地人戴口罩的仍然不多。为了减少出门,房静开始靠中国超市的外送服务来解决自己的日常生活,现在她每次都会比以前多买几天的量。但随着疫情越发严峻,房静也不知道超市的送货服务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不同于租住在校外公寓的林月和房静,小唐住在学校提供的集体学生公寓里。据小唐介绍,自己有的同学需要几个人共用一个房间,还有的宿舍是整栋楼的学生共用一个厨房。

为了让宿舍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有中国留学生专门制作了新冠肺炎的相关简介和防疫方法,打印了满满一张A4纸,贴在校园的每一栋宿舍楼下。还有的中国留学生为室友讲解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和重症率。

回国与否的艰难抉择

随着国外疫情形势的日益严峻,要不要回国成了许多中国留学生都在面临的抉择。

张三感觉2020年过得有点晕。年初的时候他一直在安慰家里人注意身体,千叮咛万嘱咐家里的中老年人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现在角色调换,家里人整天安慰他注意身体,千叮咛万嘱咐他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

当初, 张三逃离了一个武汉;现在,张三又闯入一个“武汉”。

张文宏谈留学生要不要回国

不同于在国内,张三总担心美国万一暴发疫情会更难控制。他也想过干脆停掉这学期买一张机票回国算了。但一想到不仅一个学期的课业要受到影响,暑假实习、研究、工作……接下来的一切都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张三决定还是暂时留美观望。可再一想到美国冗杂的医疗系统,昂贵的医疗费,万一生病了,死亡和吃土不知哪一个先找上自己,还不如干脆先回国,起码和家里人呆在一起安心。但万一回去了说不定就再也回不来了,不如先在美国保护好自己……思前想后,张三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要裂开来了。

每天早上起来看着激增的确诊病例,再看看特朗普完全没当回事。张三努力跟西雅图的朋友分析新冠肺炎的可怕,讲述他当时的故事,给他们分析新闻警示,转眼大家又兴致勃勃讨论春假去加州,去纽约,去佛州。

张三觉得自己很错乱,一种深深的分裂感:他既没有办法融入当地的文化,认同美国的观念,又没有办法安心做自己,安心地坚持自己的信念。

最后,希望所有的海外学子铭记,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面对什么困难,祖国始终站在你的身后,是你强而有力的后盾。留学生无论选择回国还是留下,祖国都会伸出臂膀,给每个孩子以怀抱与坚实的依靠。疫情虽在继续,但它终将过去。在这一段时间里,请认真做好个人防护,用自身的平安换祖国亲人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