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7月2日讯(记者 周玉森)六七月是各大高校的毕业季,每年这时候,很多高校毕业生们都要拿着各种证明文件东奔西跑办离校手续。但今年在齐鲁理工学院,一套智慧校园系统让上千名毕业生们省去了这样的麻烦。

不单单是毕业办手续,从大一入学到课程学习、再到日常生活,智慧校园网络系统早已成了齐鲁理工学院师生们最佳的“校园助手”。有考察过这所学校的业内人士表示:“别的高校还在不断搞智慧校园项目大论证的时候,齐鲁理工学院的相关系统已经完全在学校落地开花了。”

无处不在的网络学校 校园里的第二课堂

走进齐鲁理工学院,首先让你感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环境,不管有多忙,点开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学习一个小时,已成为齐鲁理工学院学生王彬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环节。在这个平台,不仅有创新创业、软件工程等校本课程,计算机导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网络课程,甚至还有现代礼仪、工程力学等名校公开课,丰富多彩的课程赋予学生多元选择。

“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共有700多门网络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还会进行考核。”齐鲁理工学院教务处处长李照告诉笔者,系统中还配备了大学英语、实用英语等资源,供学生们下载,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现在的学习,不再只是课堂的事情”,这是王彬对学习全新的定义。“以前,课后想拓展却苦于没有门路。现在,我只需在电脑上点一点,回看自己不懂的地方,加深了解。老师还会给我们列出常见问题、经验技巧和知识拓展等,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据了解,齐鲁理工学院已经建成连接学校两个校区的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IPv4/IPv6双栈校园基础网络,实现教学、科研、办公区域网络覆盖,教学科研资源方面,建设了教学资源库,尔雅视频公选课,超星泛雅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历年来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自行建设了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电子图书资源已达146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6个。

深度融合的智慧校园 微信小程序搞定一切

刘强是齐鲁理工学院的一名大一在校生,今年暑假后将进入大二的学习生活,回忆起刚入校的时候,他说“刚来学校报到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入学手续办理的效率太高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入学报到、审核、缴费、学籍注册、公寓分配、物品发放这些手续就全部办完了,我的高中其他同学他们入校报到的时候,光入学手续有的就用了半天的时间,这让我深深的骄傲了一把”。

新生入学报到的全过程网络化处理只是学院通过智慧校园方便服务师生的一个缩影,在学校建成的“智慧化校园平台”上,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都有专门的服务门户,可完成网上评教、网上咨询、网上考勤、多媒体教室网上管理、微信查询空闲教室、微信查询课程表等多项业务。而且,每提交一项业务,后台都会收到短信提醒,设定办结时间要求,甚至还有服务评价系统。

“以前觉得智慧校园只是学校的事情,现在,我可以在网上获取校园资讯,连缴费、注册、请假、报修、申请社团活动等都可以在微信上实现。给我帮助更大的是,我可以在线咨询关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学生吴涛对这种改变,兴奋不已。

不仅如此,学院还对全校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同时与学校的一卡通系统、教务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融合创新,创新出独具特色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象有些教师常出现记错上课时间和地点、忘记签课这些现象,上课时还要占用课堂时间进行点名考勤,导致既定的上课内容完不成而拖堂,这些现象现在很少出现了,因为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收到由学校智慧校园平台发送的上课温馨提醒,学生考勤也全部实现线上考勤,老师只需打开智慧校园平台就能查看当前课堂学生到课情况,还可直接在上面进行签课,此外,辅导员、二级学院院长、分管校领导也会接收到不通层面的学生到课率的短信提醒,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到课率和教师的上课日志进行调度。

齐鲁理工学院教务系统管理系统(齐鲁理工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

学校副校长张庚灵对此表示,学校以本为本,深度融合各方面教学资源和管理系统,开创出具有独特创新的教学运行管理新模式,将学生重新拉回课堂。

一体化智慧校园 国内领先

李梦心刚刚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因为之前一直忙于论文答辩的事情,眼看就要毕业离校了,但是她对于毕业离校的一些问题还懵懵懂懂,毕业证学位证怎么领取,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自己的户口、档案怎么办理,一大推毕业的问题需要解决,在以往,自己需要跑好几个部门去办理这些事情,现在通过微信的形式就可以一次把这些问题解决清楚,而且还可以收到学校发来的进度短信,方便了很多,在李梦心看来,和谐校园,就要营造出以师生为本、共同学习管理的氛围,促进老师学生在网上的相互交流,让师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依托网络和微信两大载体支撑,学校打造的线上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已成为沟通交流发声的平台”。

张庚灵介绍,近几年,学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以构建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智慧化校园平台为切入点,强化应用系统的整合,全面推进智慧化校园建设,打造智慧化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为师生提供一个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互联和协作。

据该校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肖滋健介绍,学校的智慧化校园建设以服务教学及管理为出发点,以学生、教师数据为主线,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加强“八一”(在技术层面实现“全校一网、基础一台、网站一群、数据一库”,在服务层面实现“上网一号、信息一站、校园一卡、办事一口”)工程建设,力争把智慧化校园建成理念新颖,服务规范,技术先进的智慧化校园网络体系,最终实现数据一平台,办公一平台,数据可追溯,应用平台智慧化。截止目前智慧化校园共立项自开发涉及师生服务管理系统40余个,如:无纸化办公平台、基础数据平台、证书发放、教务系统基本数据推送、学籍管理、学生信息查询系统、学生考勤、资产管理、学生管理、党团管理等。特别是智慧功能已经逐步上线,比如基于学生行为管理的亲情关怀系统、学生智能考勤管理系统等。通过智慧化校园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服务师生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