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我就知道英文人名大多有一定的寓意。比如弗吉尼亚,也可译为维珍尼亚,指的是Virginia,其词源是拉丁语,意为“处女、贞女”。
拉丁语“处女座”是Virginia的词源,最早译为室女座,纪念希腊春神泊瑟芬的美丽与纯洁
弗吉尼亚州是美国最早的十三州之一,下面是它得名的缘由: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欧洲殖民者纷至沓来。最早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据点,后来英法等国的殖民者才把目标转向北美。
约翰·卡伯特发信纽芬兰
一个叫约翰·卡伯特的意大利水手率先发现了北美东北部的纽芬兰岛,其名字含义是“新发现的陆地”。约翰·卡伯特是第一位到达北美大陆的欧洲人,他奉英国国王亨利七世之命,进行找寻西北航道的探险航行。1497年,他率领18名水手乘船到达今天加拿大的纽芬兰岛,但他以为到达了亚洲东海岸。
英国与纽芬兰岛地图,选自1700年《桑顿世界海洋地图册》
之后,开始有来自欧洲的移民试图来到北美定居生活,但他们“消失在频繁笼罩于美洲东北海岸的大雾里,直到后代的考古学家根据他们留下的蛛丝马迹才找到他们的遗骸。”
最初,英国试图在今北卡罗来纳州岸边不远处的罗阿诺克岛等地建立定居点。16世纪80年代第一批100多名英国移民来到这里,“在这里一边建设定居点和堡垒,一边等待后续供应。”很遗憾,当时的生活很艰苦,很快这些移民不得不陷入绝望中。
最后,第一批移民中大部分离开了这里,当救援物资最终到来准备补给剩下的15个人的时候,只发现他们“留下一个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髅。”
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第二批的移民者到来,但是这一批移民者的命运更惨。当补给船最终来到的时候,这些移民和定居点都消失不见了。从此这个地方被称为“消失的定居点”。
正因为这个定居点“制作精致的手工制品、认真写就的文字”提早被被送到英国,人们才会知道这个定居点里的一些事。
“在那些失踪的移居者中,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女婴的父母亲分别是阿纳尼斯和埃莉诺,后者是该定居点总督的女儿。女婴的名字叫弗吉尼亚·戴尔(Virginia Dare)——‘Dare’这个单词有勇敢的意思,‘Virginia’(弗吉尼亚)则是为了纪念她出生的那个定居点,弗吉尼亚因此成为美洲第一个有英国人降生的地方。然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她没有度过童年就早早地夭亡了——她的出生也许仅仅象征着一种文化的造访,这种文化如果成熟的话,将对那里产生决定性影响,虽然暂时命运多舛。”
这个夭折的英国移民中的女童名字最后被人们用来作为弗吉尼亚州的州名,以纪念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历史的开端。
这个故事大概在英语世界里很出名,许多人都知道,但我直到最近读了一本文汇出版社的《12个北美早期移民者》,才知道这件事的。本篇引号内的内容均引自该书。
当然我不写书评,最近我看书速度奇快,可以说是“不求甚解”,很没耐心听作者们的说教。我就拣感觉比较新奇的情节说几句。
第一章《鱼》。这章讲到了英国移民发现了北美纽芬兰岛附近的大渔场,那里有一个岛被命名为“鳕鱼岛”。鳕鱼给英国移民带来了第一桶金。
大量被捕获的鱼类还有鲱鱼。当时英国东海岸各郡从8月下旬到11月中旬流行吃鲱鱼。出名的英国雅茅斯(现在为与更出名的加拿大同名地名相区别,一般称为大雅茅斯)港的鱼市场,由“五港同盟”——英格兰的黑斯廷斯、新罗姆尼、海斯、多佛和桑威奇5港为保护英吉利海峡沿海航行而组成的同盟,后温切尔西和拉伊也加入同盟——控制其交易市场。
纽芬兰渔场和北海渔场
但当时英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很能说明问题的是,在一张16世纪的欧洲地图上,这片水域的名字不是‘North Sea’(北海),而是‘Oceanus Germanicus’(拉丁语,意为‘德意志海’)。”国家不强盛时家门口的地名自己也做不了主。
后来,英国的主要捕鱼场转换到渔获量更多的北美纽芬兰大渔场。尝到甜头的英国渔业商人“督促一些人鼓动英国人行动起来——不仅要去捕鱼,还要去移居。”这些宣传是有一定的欺骗性的,因为没有讲到这些地方冬天环境的艰苦性。但这样做也有好处,移民既扩大了英国人的商业利益,同时也能和在当地探险更深入的法国人抗衡,同时卖鱼的收入也可以支撑英国舰队与西班牙等国家的海军相抗衡。
“英国王室授予了他(汉弗莱·吉尔伯特)一份特许状,这份特许状应用的地理范围是从南部的佛罗里达海角开始往北的整个北美东海岸。特许状授权他殖民这些新地区,‘占领、移民和掠夺相关岛屿、地区和国家‘。他可以带走任意数量的女王陛下的臣民,只要后者不是法律规定的逃亡者,并且愿意随他前往。他和与他在一起的其他组织者可以全权行使任何法律,包括‘教会规则、世俗法律、政治法律、军事法律、民事法律’;只有一个限制条件,这些法律不得反对真正的基督教,即英国教会奉行的真正的新教。”
汉弗莱·吉尔伯特
这大概是英国国家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在具有野心的冒险家的推动下,开始支持移民并殖民北美之始。
记载汉弗莱·吉尔伯特宣示英国在纽芬兰的主权时的资料说,“英国船只和外国船只上的人们,望见吉尔伯特的船只进港,纷纷划着小船赶过来,打听他们此行的目的——吉尔伯特挥舞着女王颁发的特许状作答。至少来自英国的渔民说他们对女王的决定很满意。当然,他们不满意也没办法。所有大船鸣炮欢迎,声音震耳欲聋,回声从海湾远处遍布枞树和云杉的山坡传过来。英国渔民划着小船,给吉尔伯特的水手们送来丰盛的饭菜,经过七个礼拜他们称之为‘单调乏味的越洋航行‘,可口的佳肴让船员们喜出望外。”
“一顶正式的帐篷支了起来,岛上所有人——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不管是渔民还是船长,其中也包括帕克赫斯特和惠特本——被召集在一起,观看吉尔伯特代表女王对这些岛屿行使所有权的仪式。有人向他呈上一根用于丈量土地的杆子,有人从岛上取下一块草皮(象征那个地方的所有权)当众献给他,有人当众宣读王室给吉尔伯特的委托书,并加以诠释,为的是让人们充分理解。委托书授予了吉尔伯特颁布法律的权力,吉尔伯特当场宣布三项法令立即生效:从现在起,宗教崇拜必须遵守英国国教的规定;必须遵守和支持女王陛下对这片土地的终极权力;若发表不利于女王的口头或书面言论,不仅没收船和货物,还必须‘割去耳朵’。”
汉弗莱·吉尔伯特最后死于回英国途中的海上暴风雨。
后来英国与葡萄牙、西班牙在纽芬兰地区进行了激烈的军事对抗。这期间盛行“私掠授权”——在战争期间,由国家颁发私掠许可证,授权个人攻击或劫掠他国船只的行为——这一概念最近我们从美国政客嘴里又听到了。
后来私掠授权被取消,英国海上的民间武装开始大量来到纽芬兰定居。于是,“出海捕鱼所涉及的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包括‘烤面包的、酿酒的、箍桶的、木匠、铁匠、做渔网的、做绳索的、做钓鱼线的、做鱼钩的、做滑轮的’以及‘其他很多行业的人’”来到纽芬兰地区定居,通过捕捞鳕鱼等大量获利。但也由此出现了不区分劫掠对象的英国海盗。
当地殖民点后来设置了总督,约翰·盖伊是第一任总督,他专门写了小册子“鼓励英国人定居纽芬兰岛”。“1610年,盖伊召集了39个有意移居纽芬兰岛的人,乘一艘船从布里斯托尔动身”来到纽芬兰定居。这些人“都属于‘平民阶层’。有人根据他们愿意签约参与这样一件不确定性很大的事情,猜测他们在英国的日子过得很不好。”
这些殖民者建立了更好的居舍与防卫设施,顺利度过了第一个糟糕的冬天,并且给由同胞组成的海盗交了“保护费(牲畜)”,并时不时与流动捕鱼队发生冲突。
殖民地与本土的宗主国英国有什么利益关系呢?“根本问题是,人们移居纽芬兰岛采取的是公司制,这意味着移居岛上的人们不但要让殖民地自给自足,还要向远在英国的出资者支付红利。”出资者得到红利也意味着交税。
约翰·盖伊后来返回英国故乡,重新当上市长。而他留在北美洲的亲人和其他殖民者逐渐发展起来,并在英国政府于17世纪70年代对定居点人口登记时体现出来。相较于流动捕鱼人来讲,这些定居点的移民可以方便地得到盐和用盐腌制鳕鱼,以便把它们卖给回欧洲的商船获利。
19世纪末期纽芬兰岛居民捕鳕鱼
“到了17世纪中期,英国船只取代了荷兰、法国和其他国家的船只(1639年的一份请愿书说,英国公司‘最近从荷兰人手中抢走了几乎所有的纽芬兰岛的生意’。鳕鱼干的市场需求显著促进了鳕鱼捕捞业的发展,而这正是英国人移居纽芬兰岛的初衷。”
本来还要继续介绍下去,但明天要出差,今天只有一上午写这点文字,其他内容留待下文。
谈谈我的看法。
过去我读中国历史书较多,很多历史细节被不同的作者炒作来炒作去,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新鲜感了。而世界历史,始终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西方许多历史细节对我而言,是很新鲜的事。
中国不是移民国家,历史上几次大移民都是国内移民,涉及到移民国外(如东南亚)的事件一直没有政府主导或默许,这与西方移民史大不一样。所以读西方的移民历史感受很不一样。
就拿西方地理大发现来说,过去我们说西方发现美洲的动力是试图找到前往富裕的中国的新通道。但是当欧洲人发现找到的不是中国以后,他们为什么大量移居美洲,这段历史过去我们接触不多。
今天讲到的涉及道理很简单,包括英国人在内的欧洲人大量移居美洲之始,还是因为商业利益——比如捕鱼——驱使,最初移居的人都是那些在本土比较落魄和没有前途的社会底层人士。
那些成功人士,最初冒险的动机肯定也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比如汉弗莱·吉尔伯特,比如约翰·盖伊,这些人在成功鼓动大量的英国下层人士移居美洲后,自己却不想终老于美洲。他们选择回到英国,只是一个人成功了,一个人永远葬身海底了。
但是落魄的英国下层人士,不得不在美洲奋斗,在饥饿、疾病、严寒条件下死去了很多人,剩下的人则成为今天美洲一部分白人的祖先。
而英国政府起到的作用是在看到底层民众通过捕鳕鱼、鲱鱼等带来的巨额济利益之后,才开始以授予私人特许状宣示主权的形式介入移民事务。并以人口管理、税收等形式开始攫取殖民地人民的利益。
而这也是未来殖民地人脱离宗主国独立的隐藏线索。
本篇还没有涉及淘金、宗教迫害、原住民等问题,以后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