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一篇作文好与不好,可以给打多少分,本来是应该就内容而定的,但在阅卷中却通常不是这样。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使得批阅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判,在网阅模式下尤其如此,好作文可能得不到高分,高分作文也可能只是一般般。
一篇作文要想在网阅模式下得高分,就必须适应网阅模式的特点,作文写得好的,要力求避免被误判,而写得一般的,则可投机取巧。
对于升学考试来说,毕竟分数是重要的,所以先把分数拿到手才是王道,至于作文不好的问题,以后再练也是可以的。
要想适应网络批改,就要先了解作文网阅的规则。作文网阅的规则是这样的:
每一篇都由系统随机派发给两个人批改,如果两个人判的分数接近,试卷批改就有效,取平均值为作文得分;
如果两个人判的分数差超过一定范围,通常在3到4分左右,则试卷批改无效,返回系统二次派发;
而第二次批改仍无效的话,电脑就会进行第三次派发,直到试卷批改有效为止。
以某市2016年小升初试卷批阅为例,全市16000多份试卷,每篇作文都要分给两个人改,这等于增加一倍,变成32000多份。
可是,改作文的只有40个老师,平均每人至少要改800篇作文。这800篇作文如果要认真改,够改怪好几天的,每篇至少得看个三分钟吧。
但现在要求在一天内改完,即使按10小时工作时间来算,平均下来一篇作文也不到一分钟。
这还是在全都一次有效批改的情况下,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总有一部分试卷要进行二次批阅,所以每篇作文可分配的时间就更少了。
这样的作文不要指望老师会耐心看
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有的地方还计量付钱,再加上监督领导的催促,这都使得老师不得不加快批阅速度,有时一篇作文连半分钟都划不上。
比如有人能改到2000份,你算算一篇作文划多长时间?
所以网阅模式下不可能细看作文,只能走马观花式地浏览,甚至只是粗略一瞥而已。
那么这种批阅是如何定分的呢?主要是“三看”:一看字迹,二看字数,三看头尾。
字迹工整,字数充足,开头和结尾比较精彩,就会给个较高的分数,反之就是低分。
字迹潦草,看不清楚,再好的作文,哪怕是莫言写的,也只能得个很低的分数。
基于作文网阅的以上特点,下面给出三点建议:
首先,一定要把字写好,要认真工整,不涂抹,如能把字写得入体就更好。
其次,字数务必充足。六年级作文要求400字以上,但实际上达到这个要求还不行,想得高分就要达到600字左右。
第三,就是写好开头和结尾。对于作文不好的学生来说,可以用一个笨方法,即熟记一些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考试时根据情况修改套用。
网阅模式下批改作文,字差的好作文会被埋没,字好的差作文则会鱼目混珠。
这种弊端在传统阅卷模式也存在,只不过网阅模式下更加明显而已。
当然,这种弊端不是网阅模式的错,而是操作上的问题,是工作量大与劳动力少之间的矛盾。
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不必细说,谁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以后,网阅模式可能会得到优化,但上述弊端短时间内肯定还会存在,所以对孩子未来有所希冀的家长,在语文方面一定要重视书写问题。凡是字写不好的学生,在语文考试中是一定要吃亏的。
以上是以小学生为例说的,实际上对于初中生与高中生来说,也一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