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州立理工大学

2025-05-16 百科达人 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樊建平。

深圳理工大学主校区鸟瞰图。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再迎新成员。

5月30日,教育部正式发函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深理工”),这也意味着,筹备近6年的深理工,将于今年正式招收本科生。

坐落于改革开放第一城深圳,依托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理工一诞生便备受瞩目。

作为近年鲜有设立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深理工办学有何特色?与现有新型研究型大学相比又有哪些不同?未来愿景如何?

南方日报记者日前专访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樊建平,深入了解关于深理工的特质。

建“深圳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方日报:深理工肩负着探索深化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使命,它的设立,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

樊建平:当前,在国际大环境下,我们要参与国际竞争,要解决一些国家亟须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高等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实际上就是希望大学的专业设置和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我们国家也建了一些新型研究型大学,为什么还要新建一些新型研究型大学?我认为是希望这些学校能走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模式,能够搅动现有大学的“一池春水”,互相激励和竞争,最终达到全国大学整体高水平建设的目的。

深理工是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来建设的,走的是“依托一流科研机构来建一流大学”的路径,这种办学路径,也正是一些国际一流大学所采用的发展模式。

在深圳这个先行先试之地,我们希望为国家高等教育蹚出一条新路,这也是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深理工也计划用十年建成“深圳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用二十年建成“中国的‘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

南方日报:十年来深圳已新建多所高校,跑出深圳高等教育的加速度,深理工与深圳现有大学相比有何区别?

樊建平:首先,深理工没有理学院,也没有工学院,即“无理无工”。我们在交叉学科上建大学,设立的交叉学科在未来产业竞争方面有优势。此外,在国家亟须的方向来建学科,比如说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算力微电子等。

其次,深理工有一支国际化师资队伍,师资上我们强调在海外一流大学里面做过教师,而不仅仅是做个院士。

同时,深理工本科生是走精英式培养路线。未来,我们主要以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为主,本科生占比较少,通过书院制来培养,让学生更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此外,深理工一周只上四天课,本科星期五一天不上课,给学生一年的时间到各个实验室学习。学生毕业将拥有学术教育、素质教育2张“成绩单”。

共享近50亿元科研设备▶▷

学生与产业亲密接触

南方日报:深理工以交叉学科为办学特色,目前有哪些学院、在学院设置上有哪些特色?

樊建平:深理工已设立生命健康学院、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合成生物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算力微电子学院等七大专业学院。

七个学院大概分两大类,一类是面向未来的,比如说合成生物学院,用合成生物的办法生产我们人类需要的一些资源和物质,我们叫未来产业需要的人才。

一类是针对“卡脖子”技术,比如材料和能源学院,研究集成电路需要的材料,算力微电子学院做大芯片,解决工业卡脖子等,这些学科设置实际上都是朝阳产业。

南方日报:深理工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建立,在教学、科研上有哪些资源共享福利?

樊建平:深理工现有的七个专业学院,实际上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各个研究所结合,我们叫“院所结合”,与当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时做法非常像。比如生命健康学院,现在主体的合作单位就是深圳先进院的脑所,合成生物学院是全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合成生物学院,它的支撑单位就是深圳先进院的合成所,院所结合后,学生实际上可以享受深圳先进院50亿元左右的设备优势,享受30亿元科研经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项目机会。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如果想要在地区、在国家有所贡献,没有重要的科研平台载体是很难的。依托深圳先进院,一方面,深理工不仅可以在这些平台的基础上申请国家层面的科研项目,产出一些重大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学生们也有机会接触这些平台,尽早接触科学研究,促进之后的学习成才。

深理工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办大学,所谓“产教融合”,就是和产业密切结合。深圳先进院定位工业研究院,至今已累计孵化了近2000家企业。

“三院一体”育人才▶▷

让学生成为人格完整的“人”

南方日报:此前深理工已与多所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成果?

樊建平:深理工在筹备阶段已与一些高校合作,这些学校大三大四的学生到深理工的曙光书院和袁庚书院学习,“书院制”便是深理工的又一大特色。

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积累的担子一股脑压到大学身上时,大学应该怎么办?我们觉得“书院制”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式。

深理工坚持“三院一体”育人才。所谓“三院”,就是学院、研究院和书院。学院开展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研究院以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强大的产业资源提供实习实践支持;书院则侧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打造“一站式”社区。

书院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4年时间,实现学生的全人格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学生不仅关注学习,也要关注文化礼仪,还要树立大格局观、科学的世界观等,提升学生家国情怀、批判思维、自我探索、文化修养、服务社会、心理健康、身体素质和人际关系等“八大核心能力”。总而言之,就是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

书院制的效果也很显著。联合培养的本科生中,学生在原校考研率大概20%左右,在深理工第一届到68%,今年第二届上线率提升到了92%。

南方日报:您认为未来深理工学子毕业后应该是怎样的人?

樊建平:我想,他们首先要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不要唯分数论。希望深理工的学生在学校形成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未来,在更高的起点上融入社会。

我们的校训是“修德正身,知行合一”,所以学生首先要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是社会的一个合格的公民,还要有探索知识的愿望、自学的能力,同时拥有执行力,实现既定目标。

第二是专业上挑大梁。深理工学生从大二开始选择专业,学完了以后,未来要么继续深造,要么进入产业界,能够挑大梁。我们希望能培养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才。

第三是人际关系。深理工的书院制,就是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在这个类似小社会的大家庭里面去交流交往。

最后便是学生要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希望大学四年,学生能对自己有准确的判断。

相关

计划在粤招生120人,深理工首批开设六个专业

6月5日,随着深理工设立的官宣,这所全新的大学进入社会大众视野。作为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学校,深理工是探索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积极尝试。

当前,深圳理工大学主校区校园建设进度如何?今年招生计划是什么?据了解,深理工主校区一期工程已经全部交付,书院楼、学研楼、食堂、硕博公寓、综合楼均可投入使用,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所需。

学校今年计划在广东省内招收首批本科学生120人,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所有学生入学一年后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可选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神经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即大一以书院为建制开展通识教育,大二确定专业,大三实施“学术轨、工程轨、创业轨”分轨培养,大四开展科研实践、产业实习、创新创业等。

目前,学校集聚了一支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包括海内外院士14人、国家级人才88人,长聘教师中有41人在海外获得终身教职,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撰文:徐峰

本版策划/统筹:刘丽 孙颖

声明:闻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7560051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