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23)》。《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23)》分析使用的数据来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2年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数据库(包括认证数据库和就业落户数据库)以及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情况专项调查数据。其中,留学回国人员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使用数据是基于2023年9月开展的专项调查,最终使用有效样本5542个。
留学回国人员海外学习特征
出国前最高学历状况。43.22%的个体选择在完成本科阶段教育后出国留学,多于20%的留学回国人员完成硕士研究生教育后赴海外学习,有7.76%的个体在高中阶段教育结束后就选择了出国留学。
留学地点选择。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位居留学回国人员选择的前三位,共占比约72.03%;然后是加拿大,占比5.90%;随后是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地。
海外学习时长与学习形式。约半数留学回国人员的留学时长在1-3年左右,留学时长在1年以下的个体很少,留学时长在5年以上的个体也较少。
就读学校与所获学位。从留学回国人员选择的海外留学高校层次来看,其QS排名都比较靠前,而随着排名的下降,留学人员选择此类学校的概率也相应降低。就留学回国人员在海外所获的最高学位而言,42.14%的个体在海外取得硕士学位,36.91%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15.83%在海外取得学士学位。
留学人员回国就业特征
回国原因。首先,国内人才政策具有吸引力是留学人员选择回国的最主要原因,超过一半的个体选择了这项回国因素。国内近年来出台了许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了有竞争力的待遇;其次,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也是留学人员选择回国的重要因素,有超过40%的个体选择了这项回国因素;再次,是亲朋好友在国内;最后,是所学专业在国内发展前景较好等因素(见图1)。另外,留学报国意愿和国内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也驱动着留学人员回国。
图1:留学回国人员选择回国的原因
工作经历。有16.44%的个体未在国内工作过,而有国内工作经历的个体通常工作时间也较短,大多分布在3年以下。这与留学回国人员的学历背景及年龄分布结果相一致,大多个体处于取得硕士学位不久的年龄阶段,因此工作年限也相应较短。
当前工作状态。75.51%的个体处于在业状态,16.44%的个体退出劳动力市场,8.05%的个体处于失业状态。
从失业或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原因来看(见图2),46.57%的个体当前没有工作,是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难以找到工作。首先,留学人员在海外学习时间相对较短,语言文化差异及身份等限制,使其获得实习机会的可能性较小,或者缺乏与国内企业相适应的实习经验;其次,是招聘信息渠道的限制,留学人员身处海外,在国内招聘信息的获取方面存在时滞和不通畅的问题;再次,留学人员自身专业受限、招聘企业或岗位无自己感兴趣的以及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等也是留学人员未就业的重要原因。此外,留学人员再升学或参加公考等备考过程也是造成个体未就业的主要因素,长期备考挤占了实习和寻找工作的时间,同时也可能错过招聘季而影响求职。
图2:留学回国人员未就业的原因
下面将以留学回国人员当前的工作或最近一份工作为基础,对个体主要工作特征进行分析,因此,考虑的是4631个具有国内工作经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子样本。
主要工作特征。
——工作地点
留学回国人员当前或最近一份工作的地点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河北以及江浙地区。相对于初次工作地点,主要工作地点的分布略微有从北上广向其他新一线或二线地区转移的趋势,可能存在少部分个体在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节奏下,选择回到家乡或转移到二线城市等的情况。就业地点分布存在经济高度发展城市的人数远远大于经济相对不发展地区人数的特征。
——行业分布
分布最多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金融业(见图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行业的繁荣发展需要相关人才,这些领域也能为从业者带来高回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热门行业,吸引着大量留学人员涌入。
图3:留学回国人员主要工作所在行业分布
——单位规模
大部分留学回国人员未选择在大型企业就业,结合留学回国人员行业分析可知,留学回国人员多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这些领域大多是“小而精”的创新创业型企业。
——单位类型
分布最多的是高校或科研机构,占30.36%;其次是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事业单位;然后是民营企业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密集度高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时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良好的学术环境,吸引了大量留学回国人员;国有企业的工作往往有较强的稳定性,近年来也成为毕业生竞相进入的单位;三资企业也较为适合对海外市场环境更加了解的留学回国人员,而留学回国人员因拥有海外学习背景,进入有外资引入的企业工作也有相应的熟练度和适应性。此外,国内的民营企业发展较为繁荣,以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为代表的企业,也吸引着留学回国人员的加入。
——所处职位
14.01%的个体处于普通员工职位,24.60%的个体成为基层管理者,27.99%的个体晋升到中层管理者,29.13%的个体晋升到高层管理者。可以看出,留学回国人员处于管理层岗位的人数远高于普通员工人数。留学人员作为各地引入的高层次人力资本,在引入地方后将获得职业发展和晋升上的便利,同时其自身也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因此已有很多人处于管理岗位。
——薪酬状况
46.32%的个体税前年薪在20万-29万元,26.84%的个体税前年薪为10万-19万元,30万元及以上的占到17.15%,9.70%的个体税前年薪在10万元以下。
——工作时长
约69.38%的留学回国人员的周工作天数为5天,19.91%的个体平均每周工作6天。这与当前一些企业的工作制度有关,比如部分“大厂”实行“大小周”或“996”工作时间安排,而非双休制度。
从日工作时长来看,62.15%的个体日工作时长分布在8-10小时,约为6%的个体日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工作时长不超过8小时的个体占比约为30%。多数个体的工作时间已经超过8小时工作制的要求,考虑到留学回国人员所处行业多分布在金融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些行业的工作大多压力较大,普遍要求较长的工作时间。
——工作满意度
对工作持非常满意态度的占43.94%,认为满意的占30.14%,有21.12%的个体认为工作一般,近5%的个体对工作持不满意态度。
创业情况。
——创业经历
近60%的个体曾经创业或正在创业。留学回国人员的创业比例相对国内毕业生而言较高。一方面,留学回国人员拥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家庭经济实力、校友资源等社会网络关系,以及更加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性思考模式,创业的能力和实力相对较强;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鼓励和支持政策也吸引了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创业环境满意度
在拥有创业经历的留学回国人员中,61.76%的个体对国内创业环境评价为非常满意,22.55%的个体持满意态度,认为国内创业环境一般的个体占11.54%,4.15%的个体对国内的创业环境持不满意态度。
——创业困难
创业服务不到位、人力成本高、技术成果难以转化是使创业人员感到困难的最主要的3个因素(见图4)。
图4:留学回国人员所遇的创业困难
留学人员回国就业预期
本部分主要是对当前未就业的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预期进行分析。
期望工作地点。近一半个体期望的工作地点是北上广深,约39%的个体期望在成都、天津、杭州、青岛、南京和重庆等新一线城市工作,6.41%的个体期望在中国其他地区工作,5.99%的个体期望在其留学国工作,极少数个体期望工作地点为其他国家。
期望行业。期望行业比例最高的两个是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次是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与教育等行业。可以看出,期望行业的分布与留学回国人员现实主要工作所在行业的分布基本一致。
期望单位类型。政府部门/党政机关/社团组织最受欢迎,然后依次是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事业单位、高校或科研机构、民营企业等,明显趋向以稳定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经济状况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使个体在选择工作时也更加规避风险。
期望职位。3.66%的个体期望在单位中做普通员工,12.20%的个体期望成为基层管理者,33.60%的个体期望晋升至中层管理者,44.41%的个体期望的职位是高层管理者。
期望薪酬水平。17.77%的个体期望薪酬处于10万-19万元,27.82%的个体期望薪资能达到20万-29万元,21.24%的个体期望薪资处于30万-49万元,期望薪资在50万元以上的个体约占29.70%。从期望薪资的分布来看,大多数个体的期望薪资水平是相对可实现的理性目标,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和适度是更为期待的状态。
择业要素。40.89%的个体在择业时最为看重的要素是薪资福利,32.80%的个体则更看重职业发展空间。留学回国人员大多在乎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薪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成为其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国际人才流动限制的影响
统计显示,约有67.25%的中国留学人员遭遇到签证的限制。
有81.45%的留学人员认为海外签证限制对于国内学生出海深造没有太大影响。出海深造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体系,丰富自身学习领域的知识,海外签证的限制对于上述可以提升自我的机会影响不大。
有46.50%的留学人员回国时遭遇过海外阻碍人才输出,部分国家对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有严格的法规和监管。
有79.88%的留学人员认为海外阻碍人才输出的限制对于人才回国没有较大影响,一些留学人员可能因为家庭、文化情感或个人愿望而更希望回国,这使得限制对他们的影响较小。
总结与分析
从留学人员的海外学习特征来看,留学人员在海外学习的平均时长为3.05年。国内不少个体倾向于本科教育阶段结束后,赴海外攻读硕士学位。多数个体出国前最高学历就读学校的层次较高,为省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或一流大学。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他们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留学对找工作的影响及当地的教育和经济水平,而就读院校的QS排名大体靠前。
从留学人员回国就业状况来看,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主要考虑以下三点: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专业在国内较优的发展前景和适宜的创新创业环境。留学人员工作搜索主要依靠专业化的网络信息渠道和招聘会等方式,超七成个体在3个月内可找到工作,除去部分个体因缺乏实习经验、招聘信息受限或实践能力不足等因素未参与就业外,多数处于在业状态。留学回国人员的工作地点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及河北等地,所处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薪热门行业,大多数个体对当前工作较为满意。留学回国人员对国内创业环境的满意度较高,认为创业环境良好。从调查数据看,国内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可从提供创业指导、完善相关的服务体系及便利化融资渠道和贷款服务等方面入手。
从留学回国人员的预期与现实工作地点分布来看,预期与现实基本一致,北上广深等一线或大型城市仍然在个体就业地点中名列前茅。从留学回国人员预期进入行业与实际工作行业分布来看,两者基本一致,金融、信息技术和教育等发展较为繁荣,经济回报较高的行业依然是个体主要选择的去处。除高校和科研机构外,政府部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仍是广受欢迎的就业单位。大部分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在中高管理层中获得一席之地,职位上的攀升是个体普遍追求的目标。相比于其他因素,留学回国人员择业时更青睐高薪资、高福利待遇,以及有长远职业发展空间的工作。
从国际人才流动限制对留学回国人员的影响来看,虽然部分中国留学人员遭到海外签证的限制以及海外对人才输出的限制,但他们觉得这不足以对出国深造以及回国产生较大影响。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7期)